學術交流
HUA LONG
發(fā)布時間:2017-08-30 16:49:10
點擊次數(shù):827 近年來,中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速度逐步加快,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高層建筑也越來越多。但高層建筑人員密集、建筑功能復雜,建筑面積大、高度高、用火用電量多等特征又加大了高層建筑的危險性,再加上一些高層建筑單位平時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疏于消防安全管理,一旦發(fā)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一、公共高層建筑火災特點
(一)火勢猛,火災蔓延快。高層建筑的電梯井、管道井、電纜井等通道一般較多,在火災發(fā)生時極易產生煙囪效應。另外,建筑內部電氣化、自動化等各類電器設備也比較多,大大增加了因短路漏電而引發(fā)火災的可能。裝飾裝修材料多數(shù)為可燃性材料,在高層建筑中的大量使用也會助長火災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在燃燒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氣體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二)人員多,安全疏散難度大。高層建筑的樓層比較多,在火災發(fā)生時將人員疏散到地面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人員多就成為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且火災發(fā)生時,電梯是不可使用的,只能通過走樓梯這一方式來進行疏散,樓梯容納量有限必定會引發(fā)擁堵、踩踏事件,而來不及疏散的人員則有被煙火熏死或燒死的可能性,后果相當嚴重。
(三)火災救援困難?,F(xiàn)有的高層建筑有些已經超過了消防車輛及設備的防救火范疇,以至于達不到及時控制火勢的目的,給火災撲救工作帶來困難。消防水供給量及供水高度在達不到要求時會延誤滅火的恰當時機?;馂陌l(fā)生時,在高層建筑的空間范圍內會聚集大量的煙氣和水蒸氣,多種排煙設備的自動切斷加大了通道內排煙的困難程度,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火災中大約有70%~80%的人員死于煙氣中毒所導致的窒息死亡。
二、公共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消防措施落實不到位。高層建筑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個別單位為了趕時間、省資金、搶工期,不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施工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這也是導致消防設施不達標的直接原因;在防火分區(qū)、分隔設施、隱蔽工程和材料的使用上,大量可燃、易燃等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材料被使用,面積較大的防火分區(qū),因電纜井、管道井、空調系統(tǒng)等在穿過各樓層時未有效封堵;一些高層建筑工程在消防審核后,在設備安裝、室內裝潢、項目監(jiān)理等過程中出于經濟利益,致使偷工減料、使用偽劣產品的現(xiàn)象橫生,個別單位更是在未經消防部門審核驗收便擅自改建項目并投入使用,最終導致高層建筑在整體布局、防火分區(qū)、消防設施、消防通道等方面存在火災隱患。
(二)消防安全責任不明?,F(xiàn)階段的高層建筑通常為合用建筑,產權單位多,使用單位更多,各單位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各自為政以及多頭管理的現(xiàn)象比較常見,這也為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確、消防安全制度不能有效落實創(chuàng)造了條件;部分高層建筑產權單位和使用單位由于思想認知不夠,在消防安全意識上有所欠缺,對室內消防通道任意封堵,對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yǎng)制度也不落實、沒有行之有效的消防應急預案、消防安全責任制不明了,在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配備上也做不到均衡。
(三)安全管理人員素質不高。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需依靠安全管理人員和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人員的共同努力,但事實上,他們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所接受的專業(yè)培訓卻很少,另一個重點是,這些人員的消防安全知識水平也存在著普遍偏低的現(xiàn)象,而且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有超過半數(shù)的高層建筑管理人員存在著業(yè)務不規(guī)范、操作不熟練、責任心不強、值班期間擅離職守等不良現(xiàn)象。
三、公共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改進
(一)加強消防設施的日常管理與維護。消防設施器材的日常管理與維護是確保消防設備在突發(fā)火災情況時得以良好運用的基礎。只有在進行高層建筑基礎設施日常管理時注重消防設備的管理與維護,確?;馂陌l(fā)生時消防設備能夠良好運行,才能盡可能的減少火災所造成的損失。因此,消防設施器材的日常管理與維護是相關部門單位和辦公人員必須要重視的一項日常工作。
(二)規(guī)范消防安全責任與義務。界定、規(guī)范物業(yè)管理公司、社區(qū)委員會和房產部門的消防安全職責與義務,將物業(yè)管理公司放在高層建筑消防管理的責任主體地位,并對消防安全工作負全責,以落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執(zhí)行,定期開展消防設施的自查與保養(yǎng)工作,對毀損、損壞以及需要維修或更換的消防設施要及時做出處理。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機制,對消防在日常檢查中出現(xiàn)的任何異常情況都要做出詳細的記錄,并及時存入消防檔案。對于由兩個以上單位管理或使用的同一建筑,各方應明確各自的消防安全責任區(qū)域,并確定具體的責任人,以便對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設施和消防通道等進行系統(tǒng)性的管理。
(三)增強消防安全意識。有針對性的消防知識的宣傳由消防監(jiān)督機構和建筑管理單位共同負責,自救知識是宣傳內容的主力,有組織的進行疏散逃生演練也很有必要,另一方面,訓練群眾的逃生自救和使用消防設施的能力,加強物業(yè)管理隊伍建設和高層居住人員的消防安全培訓工作,使居住人員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識和簡單的火災撲救方法,讓他們從思想上重視消防安全。